在通信領域,電源系統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而雷電是威脅通信電源系統安全的一大隱患。合理的防雷保護措施能有效降低雷電對通信電源系統的損害,保障通信網絡的暢通。下面將詳細介紹通信電源系統不同等級的防雷保護方式。
一、防雷保護等級概述
通信電源系統的防雷保護通常分為三個等級,即直擊雷防護、第一級防雷保護、第二級防雷保護和第三級防雷保護,不同等級針對不同的雷電危害和防護需求,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二、直擊雷防護
防護原理
直擊雷是指雷電直接擊中建筑物、通信設備等目標。直擊雷防護主要通過接閃器(如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網等)將雷電吸引到自己身上,然后通過引下線將雷電流安全地導入大地,從而保護建筑物和設備免受直擊雷的直接襲擊。
具體措施
安裝避雷針:在通信基站、機房等建筑物的頂部安裝避雷針,避雷針的高度和數量應根據建筑物的尺寸和所在地區的雷電活動強度進行合理設計。避雷針應與引下線可靠連接,引下線一般采用鍍鋅圓鋼或扁鋼,其截面積應滿足雷電流通過的要求。
設置避雷帶和避雷網:對于一些平面較大的建筑物,如通信機房的屋頂,可以設置避雷帶或避雷網。避雷帶一般沿屋頂邊緣布置,避雷網則是在屋頂上形成網格狀布置。避雷帶和避雷網也應與引下線可靠連接。
接地系統:良好的接地系統是直擊雷防護的關鍵。接地裝置應采用多根接地極,接地極之間的距離應符合規范要求。接地電阻應滿足設計要求,一般通信基站和機房的接地電阻應不大于 10Ω。
三、第一級防雷保護
防護原理
第一級防雷保護主要針對進入通信電源系統的室外線路(如交流輸入線路、直流饋電線路等)進行防護,防止雷電感應和雷電波沿線路侵入電源系統。它通常安裝在電源系統的入口處,能夠承受較大的雷電流沖擊,將大部分雷電流泄放入地。
具體措施
安裝電源防雷器:在交流配電箱的輸入端和直流配電屏的輸入端安裝電源防雷器。電源防雷器應選擇通流容量大、響應時間快、殘壓低的產品。例如,對于交流 380V 電源系統,可選用通流容量為 40kA - 100kA 的電源防雷器;對于直流 -48V 電源系統,可選用通流容量為 20kA - 50kA 的電源防雷器。
正確接線:電源防雷器的接線應正確,其輸入端應與電源線路連接,輸出端應與設備的電源輸入端連接。同時,防雷器的接地線應與接地系統可靠連接,接地線的截面積應不小于 16mm2。
四、第二級防雷保護
防護原理
第二級防雷保護是對第一級防雷保護的補充,進一步降低殘留在電源線路上的雷電過電壓,保護通信設備內部的電源模塊。它通常安裝在通信設備的電源輸入端附近,能夠更精細地限制雷電過電壓的幅值。
具體措施
安裝精細電源防雷器:在通信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基站設備等)的電源輸入端安裝精細電源防雷器。精細電源防雷器的通流容量相對較小,但殘壓更低,能夠更好地保護設備內部的敏感元件。例如,可選擇通流容量為 5kA - 10kA 的精細電源防雷器。
合理布局:精細電源防雷器應盡量靠近設備的電源輸入端安裝,以減少雷電過電壓在線路上的傳播距離。同時,要注意防雷器與其他設備之間的間距,避免相互干擾。
五、第三級防雷保護
防護原理
第三級防雷保護主要是針對設備內部的電路板、芯片等微電子元件進行防護,防止微小的雷電感應過電壓對這些元件造成損壞。它通常采用瞬態電壓抑制二極管(TVS)、壓敏電阻等元件來實現。
具體措施
集成防護元件:在設備內部的電路板上,可以集成瞬態電壓抑制二極管(TVS)或壓敏電阻等防護元件。這些元件具有響應速度快、殘壓低的特點,能夠在雷電感應過電壓出現時迅速將其限制在安全范圍內。
優化電路設計:通過合理的電路設計,如采用濾波電路、隔離電路等,進一步降低雷電感應過電壓對設備內部元件的影響。例如,在電源輸入端設置濾波電路,可以濾除高頻的雷電干擾信號。
通信電源系統的防雷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綜合考慮直擊雷防護和各級感應雷防護,采用多種防護措施相結合的方式,才能有效保障通信電源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通信電源系統的具體情況和所在地區的雷電活動特點,合理選擇和配置防雷保護設備。 http://www.www.lyhewl.com/